李誠教授 中心主管
听到「情绪病」一词,大家可能马上会联想到抑鬱症、焦虑症、惊恐症等。无疑,香港人在过去十多年对情绪病的认识及服务需求显着增加了,单单看公立医院精神科首次会诊的轮候时间可以达一年或以上,复诊时间却只得几分钟,公立医院临床心理学家每三至九个月才约见病人一次,及私人执业精神科医生数目上升,便可以略知一二。
情绪病患者数字上升的原因
脑部是人体最精密而又最複杂的器官,出现功能失调而引致情绪病并不出奇。虽然情绪病的病因最终涉及极之複杂的脑部功能失调问题,但近年求诊人数显着上升,当中与生活环境的转变有一定的关係。
首先是过去几十年,香港的经济环境及人口结构出现急速变化,竞争激烈,贫富悬殊的问题日趋严重,导致社会上出现纷争、埋怨。低下阶层终日为口奔驰,亦未能改善生活环境。忧柴忧米,较容易产生家庭问题。子女在缺乏竞争力的环境下成长,预视将来亦难以脱离贫穷线,对将来失去信心,前路茫茫,怨气自然会上升。中产或富豪一族,亦同样可能因家庭、感情、工作或投资等问题而引致情绪病。
第二,由于人际关係产生根本变化,社会有效的社交支援变得严重不足。在六、七十年代,可曾听到政府宣传左邻右里要互相帮忙?每有家庭纠纷,可以与隔离屋的张师奶、黄师奶大吐苦水,或打几圈卫生麻雀,怒气较容易一扫而空。反观现在,相信大部分香港人仍未能搞清左邻右里姓甚名谁。很多人选择长期与智能手机为伴,而捨弃在现实生活中与邻居或朋友面对面沟通。
第三,九十后的年青人,在物质相对充裕的环境下成长,习惯在社交媒体上与人较粗浅地接触,并用搜索引擎预设的程式去构造及理解一个两极化的世界。他们花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,追求虚拟点赞,但实际上缺乏面对面的沟通技巧;加上父母投放大量时间在工作上,孩子在佣人或祖父母辈娇纵下成长,容易过份以自我为中心,一旦遇到阻滞或失败,可能会手足无措,无法处理问题,情况严重的可能出现情绪病。另有一部分年青人则会选择滥药或沉迷于电子游戏来解决情绪问题,当然这个方法不但无法解决问题,还会令情绪病恶化,甚至危害生命。
第四,资讯发达、教育普及,市民对健康的意识增强,各类专科部门的求诊人数都不断上升,精神科亦没有例外。以往社会各界经常认为情绪患者害怕被人标籤,因而不敢求诊,事实上,从近年精神专科的求诊数字来看,供不应求的现象,正好反映市民越来越关注情绪病问题,而非旧日经常提及的标籤化问题。
对情绪病理解仍须改善
过去十多年,香港人对「情绪病」这个名称虽然认识多了,但对于各种情绪病的诊断和治疗却仍然理解不足。可能大家较常听到抑鬱症、焦虑症或惊恐症等名称,然而一个人其实有多少徵状,及生活受多大影响,才算是患上情绪病?经常焦虑症和惊恐症有甚麽分别?情绪病是否必然遗传给下一代?有甚麽方法预防?服用血清素调节剂后仍然无效的患者可以怎样办?在甚麽情况下应该寻求临床心理学家协助而非看医生服药?更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有抑鬱症的患者,如果有时变得过于积极、情绪高涨或计划多多,可能是鬱躁症的症状。香港其他常见的情绪病,包括社交焦虑症、强迫症和创伤后情绪病等,大家可能只略知一二,但并不清晰理解每种情绪病的特徵及治疗方法,故即使患病,无论自己或家人、朋友,都难以察觉。有些社交焦虑症的患者,由于经常被人误会欠缺自信、怕丑或无胆,无论在求学时期,或投身社会工作后,都受尽白眼,直至开始同时患上抑鬱症,出现社交迴避、失去工作能力的严重病徵时,家人才察觉问题的严重性,经医生诊断后才发现患者患病可能已有十多年。故此,对情绪病多加认识,可以及早寻求适当的治疗,减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。
身体都会闹情绪
大脑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,就好像我们身体的总司令,若果情绪病患者中枢神经的信号传递物质,如血清素、脑肾上腺素、谷氨酸、氨基丁酸及多巴胺等功能出现失调,那麽对身体器官发出的指令,和对这些器官发回的反馈信息的处理,就可能出现错误,例如错误地发出使身体处于紧张、紧绷或疼痛状态的指令。
因此,不要以为身体不适只是个别器官生理上出现了毛病,事实上,医学研究早已发现一个现象:即使没有长期身体病患,不少人士经常感到身体不适,更可能同时出现数种身体不适的症状,如心跳快、肠胃不适、头痛、失眠、心悸及头晕等。虽然身体症状并非真正源自某器官的疾病,但感觉很真实,所以市民因身体问题而求诊,远多于因情绪困扰而求诊。患者往往会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,接受各式各样的身体检查,走了不少「冤枉路」,但却忽略了问题的真正根源。
其实身体器官症状与情绪问题之间的关係,有点像国学中「阴阳」的道理。身体症状可以引起情绪问题,而情绪问题亦可表现为一系列的身体器官症状,因此,两者其实是密不可分、互相影响的。研究已发现带来困扰的身体症状越多,患上情绪病的机会亦会越高。这可能是因为焦虑症或抑鬱症等情绪病,往往令患者出现更难忍的受身体症状,久而久之,便会形成一个相互的恶性循环,令患者同时遭受身体及精神上的折磨,严重影响其生活功能及质素,削减工作能力。
压力既是「因」也是「果」
纵使患者察觉到情绪出现问题,亦由于警觉性低、对情绪病的认知不足,因而倾向把问题完全归咎于压力之上,以为只要处理了压力的来源,问题便可以不药而癒。然而压力既是因,亦是果。客观压力事件可能是引发情绪病的一个因素,但更多的情绪病与负面思想及主观压力关係密切,以往能够处理、应付的问题,一旦病发,患者会失去信心,自觉无法驾驭,而形成主观压力。
须正视情绪病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
以往我们较熟悉的长期病患者,主要包括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及肾病等病人,这类人士以中年或老年人为主。令人忧虑的是,情绪病同样属于长期病患,但很多患者在发病时,正值求学或在职的年青时期。他们本来是未来社会的栋樑,他们的情绪困扰,会严重影响学业及工作效率,以及将来的前途。由于情绪困扰会增加在工作上出错的机会,同时告病假、迟到、早退的机会亦会增加,因而严重影响公司的士气,及损害公司的利益。
现时香港的公司,往往採取视而不见的态度,来处理职员患上情绪病的问题,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投放资源去处理。他们没有替员工购买包括治疗情绪病的医疗保险,即使有,亦可能只有高级行政人员及其家属才能受惠。这些公司忽视情绪病患对公司的影响,没有考虑到协助员工处理情绪问题,是投资而不仅是开支。提供充足的治疗支援,长远有助提升公司的生产力和竞争力,获得一定的回报。
各界仍须努力
许多大型的研究发现,对患有中等至严重程度情绪病的患者,最佳的处理方法,是透过药物治疗,再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或其他有科学研究証明有效的心理治疗。对于轻度的情绪病患者,则可以考虑只使用认知行为治疗。然而香港在资源极度不足的情况下,很多情绪病患者并无获得适切的认知行为治疗,有些则只能获得不太理想的药物治疗。另一方面,有许多情绪病患者没有依时服药,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接受药物的副作用,也有患者担心可能会上瘾,这些问题正反映患者对治疗情绪病的药物认识可能不足。
如果我们能及早察觉情绪病的病徵,认识并接受适当的诊治,患者是能够康復的。要达到病向浅中医的目标,各界的紧密合作、广泛的大众教育和前线人员培训是必不可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