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文) 李誠教授 中心主管 聽到「情緒病」一詞,大家可能馬上會聯想到抑鬱症、焦慮症、驚恐症等。無疑,香港人在過去十多年對情緒病的認識及服務需求顯著增加了,單單看公立醫院精神科首次會診的輪候時間可以達一年或以上,覆診時間卻只得幾分鐘,公立醫院臨床心理學家每三至九個月才約見病人一次,及私人執業精神科醫生數目上升,便可以略知一二。 

情緒病患者數字上升的原因 
腦部是人體最精密而又最複雜的器官,出現功能失調而引致情緒病並不出奇。雖然情緒病的病因最終涉及極之複雜的腦部功能失調問題,但近年求診人數顯著上升,當中與生活環境的轉變有一定的關係。 

首先是過去幾十年,香港的經濟環境及人口結構出現急速變化,競爭激烈,貧富懸殊的問題日趨嚴重,導致社會上出現紛爭、埋怨。低下階層終日為口奔馳,亦未能改善生活環境。憂柴憂米,較容易產生家庭問題。子女在缺乏競爭力的環境下成長,預視將來亦難以脫離貧窮線,對將來失去信心,前路茫茫,怨氣自然會上升。中產或富豪一族,亦同樣可能因家庭、感情、工作或投資等問題而引致情緒病。 

第二,由於人際關係產生根本變化,社會有效的社交支援變得嚴重不足。在六、七十年代,可曾聽到政府宣傳左鄰右里要互相幫忙?每有家庭糾紛,可以與隔離屋的張師奶、黃師奶大吐苦水,或打幾圈衛生麻雀,怒氣較容易一掃而空。反觀現在,相信大部分香港人仍未能搞清左鄰右里姓甚名誰。很多人選擇長期與智能手機為伴,而捨棄在現實生活中與鄰居或朋友面對面溝通。 

第三,九十後的年青人,在物質相對充裕的環境下成長,習慣在社交媒體上與人較粗淺地接觸,並用搜索引擎預設的程式去構造及理解一個兩極化的世界。他們花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上,追求虛擬點讚,但實際上缺乏面對面的溝通技巧;加上父母投放大量時間在工作上,孩子在傭人或祖父母輩嬌縱下成長,容易過份以自我為中心,一旦遇到阻滯或失敗,可能會手足無措,無法處理問題,情況嚴重的可能出現情緒病。另有一部分年青人則會選擇濫藥或沉迷於電子遊戲來解決情緒問題,當然這個方法不但無法解決問題,還會令情緒病惡化,甚至危害生命。 

第四,資訊發達、教育普及,市民對健康的意識增強,各類專科部門的求診人數都不斷上升,精神科亦沒有例外。以往社會各界經常認為情緒患者害怕被人標籤,因而不敢求診,事實上,從近年精神專科的求診數字來看,供不應求的現象,正好反映市民越來越關注情緒病問題,而非舊日經常提及的標籤化問題。 

對情緒病理解仍須改善 
過去十多年,香港人對「情緒病」這個名稱雖然認識多了,但對於各種情緒病的診斷和治療卻仍然理解不足。可能大家較常聽到抑鬱症、焦慮症或驚恐症等名稱,然而一個人其實有多少徵狀,及生活受多大影響,才算是患上情緒病?經常焦慮症和驚恐症有甚麼分別?情緒病是否必然遺傳給下一代?有甚麼方法預防?服用血清素調節劑後仍然無效的患者可以怎樣辦?在甚麼情況下應該尋求臨床心理學家協助而非看醫生服藥?更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有抑鬱症的患者,如果有時變得過於積極、情緒高漲或計劃多多,可能是鬱躁症的症狀。香港其他常見的情緒病,包括社交焦慮症、強迫症和創傷後情緒病等,大家可能只略知一二,但並不清晰理解每種情緒病的特徵及治療方法,故即使患病,無論自己或家人、朋友,都難以察覺。有些社交焦慮症的患者,由於經常被人誤會欠缺自信、怕醜或無膽,無論在求學時期,或投身社會工作後,都受盡白眼,直至開始同時患上抑鬱症,出現社交迴避、失去工作能力的嚴重病徵時,家人才察覺問題的嚴重性,經醫生診斷後才發現患者患病可能已有十多年。故此,對情緒病多加認識,可以及早尋求適當的治療,減低疾病對患者的影響。 

身體都會鬧情緒 
大腦是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,就好像我們身體的總司令,若果情緒病患者中樞神經的信號傳遞物質,如血清素、腦腎上腺素、谷氨酸、氨基丁酸及多巴胺等功能出現失調,那麼對身體器官發出的指令,和對這些器官發回的反饋信息的處理,就可能出現錯誤,例如錯誤地發出使身體處於緊張、緊繃或疼痛狀態的指令。 

因此,不要以為身體不適只是個別器官生理上出現了毛病,事實上,醫學研究早已發現一個現象:即使沒有長期身體病患,不少人士經常感到身體不適,更可能同時出現數種身體不適的症狀,如心跳快、腸胃不適、頭痛、失眠、心悸及頭暈等。雖然身體症狀並非真正源自某器官的疾病,但感覺很真實,所以市民因身體問題而求診,遠多於因情緒困擾而求診。患者往往會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,接受各式各樣的身體檢查,走了不少「冤枉路」,但卻忽略了問題的真正根源。 

其實身體器官症狀與情緒問題之間的關係,有點像國學中「陰陽」的道理。身體症狀可以引起情緒問題,而情緒問題亦可表現為一系列的身體器官症狀,因此,兩者其實是密不可分、互相影響的。研究已發現帶來困擾的身體症狀越多,患上情緒病的機會亦會越高。這可能是因為焦慮症或抑鬱症等情緒病,往往令患者出現更難忍的受身體症狀,久而久之,便會形成一個相互的惡性循環,令患者同時遭受身體及精神上的折磨,嚴重影響其生活功能及質素,削減工作能力。 

壓力既是「因」也是「果」 
縱使患者察覺到情緒出現問題,亦由於警覺性低、對情緒病的認知不足,因而傾向把問題完全歸咎於壓力之上,以為只要處理了壓力的來源,問題便可以不藥而癒。然而壓力既是因,亦是果。客觀壓力事件可能是引發情緒病的一個因素,但更多的情緒病與負面思想及主觀壓力關係密切,以往能夠處理、應付的問題,一旦病發,患者會失去信心,自覺無法駕馭,而形成主觀壓力。 

須正視情緒病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 
以往我們較熟悉的長期病患者,主要包括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及腎病等病人,這類人士以中年或老年人為主。令人憂慮的是,情緒病同樣屬於長期病患,但很多患者在發病時,正值求學或在職的年青時期。他們本來是未來社會的棟樑,他們的情緒困擾,會嚴重影響學業及工作效率,以及將來的前途。由於情緒困擾會增加在工作上出錯的機會,同時告病假、遲到、早退的機會亦會增加,因而嚴重影響公司的士氣,及損害公司的利益。 

現時香港的公司,往往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,來處理職員患上情緒病的問題,因為大家都不願意投放資源去處理。他們沒有替員工購買包括治療情緒病的醫療保險,即使有,亦可能只有高級行政人員及其家屬才能受惠。這些公司忽視情緒病患對公司的影響,沒有考慮到協助員工處理情緒問題,是投資而不僅是開支。提供充足的治療支援,長遠有助提升公司的生產力和競爭力,獲得一定的回報。 

各界仍須努力 
許多大型的研究發現,對患有中等至嚴重程度情緒病的患者,最佳的處理方法,是透過藥物治療,再配合認知行為治療或其他有科學研究証明有效的心理治療。對於輕度的情緒病患者,則可以考慮只使用認知行為治療。然而香港在資源極度不足的情況下,很多情緒病患者並無獲得適切的認知行為治療,有些則只能獲得不太理想的藥物治療。另一方面,有許多情緒病患者沒有依時服藥,部分患者可能無法接受藥物的副作用,也有患者擔心可能會上癮,這些問題正反映患者對治療情緒病的藥物認識可能不足。 

如果我們能及早察覺情緒病的病徵,認識並接受適當的診治,患者是能夠康復的。要達到病向淺中醫的目標,各界的緊密合作、廣泛的大眾教育和前線人員培訓是必不可少的。 Test